今天是

當前位置:首頁 > 互動交流 > 在線訪談

人民網專訪大冶市委書記郝勝勇:把群眾的“心上事”當作“上心事”來辦理

發表日期:2021-12-22    文章來源:新華網

編者按:

近日,湖北省黃石市委常委、大冶市委書記郝勝勇就“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大冶如何引導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確?!奈濉_好局、起好步”“如何深入群眾,創新解決群眾反映問題”“如何建立長效機制,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钡仍掝}接受了人民網專訪。


專訪中,郝勝勇介紹,大冶市始終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政于民,把群眾的“心上事”當作“上心事”來辦,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衣食住行、業教保醫等“急難愁盼”問題,著力把實事辦實、好事辦好、辦到群眾的心坎上,在發展中厚植民生福祉、增添發展成色。


大冶市委書記郝勝勇為全市黨員領導干部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人民網: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起步的關鍵之年。請問大冶市是如何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確?!笆奈濉遍_好局、起好步的?

郝勝勇: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關鍵要做到學以致用、以學促行。今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黨史學習教育的部署要求,堅持以學為先、以干為要、以民為本,真正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為民辦實事的具體行動和推動大冶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奮進力量。

學思踐悟上好“必修課”。始終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高標準高質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在大冶落地落實。全面深入學。要求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原原本本學習“三會四書四參考”,并依托本地紅色資源,開展內涵豐富的黨史學習教育,在全市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形式多樣講。組建30支宣講團隊,在全市進行面對面、互動式的黨史宣講,共開展“七進七講”活動1680場次,推出了“聽爺爺講故事”“星空夜談”等特色宣講品牌,讓黨的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教育引導廣大基層干部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為民服務增進“魚水情”。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著力為民辦實事、解難題。通過深入走訪調研、開展座談交流、廣泛聽取意見,認真梳理群眾反映強烈問題清單,全市科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主動領辦、帶動落實1423件民生實事。通過建立臺賬、動態管理、定期公示、專班推進,辦成辦好了一大批便民惠民的實事。截至目前,全市黨員干部共領辦4913件為民實事,已完成4823件,完成率98.2%,群眾滿意度、幸福感不斷提高。

勇擔使命吹響“沖鋒號”。今年,湖北省委明確提出“支持大冶奮進全國縣域經濟50強”,這是大冶奮進“十四五”最光榮的使命任務。我們把黨史學習教育同奮進全國縣域經濟50強的使命相結合,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奮斗力量、點燃奮斗激情,先后召開市委六屆十四次全會和市第七次黨代會,全面謀劃了未來五年發展藍圖,明確了“八個聚焦聚力、八個更大突破”的具體措施,并以“八大行動”為抓手,全力奮進全國縣域經濟50強,不斷開創大冶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


▲大冶市委書記郝勝勇深入大冶湖高新區為企業解難題



人民網:


在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大冶市是如何因地制宜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有什么創新舉措?

郝勝勇:

概括來講,做好“四辦”:

問需于民精準辦。整合全市所有政務服務熱線為一條熱線——大冶市“12345”公共服務熱線,將其作為收集群眾訴求和意見建議的重要渠道,對所有群眾來電做到“及時登記、及時交辦、每日督查、每日通報、逐條回訪、考核問效”,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今年以來,12345熱線平臺共接收群眾來電58764個,在線回復50929個,轉交工單7835個,按時辦結率達98.8%,辦結滿意率達95%。目前,“12345,有事找政府”已成為大冶市民群眾的口頭禪。

領導帶頭示范辦。縣級領導干部帶頭深入村居和企業一線,聽民聲、訪民意,主動認領民生實事51件;各鄉鎮街道、市直部門主職干部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帶頭領辦民生實事102件。通過領導帶頭、示范引領,在全市形成了主動為民辦實事的良好氛圍。

全員參與合力辦。發動全市7443名在職黨員全部下沉社區,其中1008名下沉黨員擔任樓棟黨小組組長,202名下沉黨員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下沉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積極運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冶邑之火”“下沉社區”等志愿服務微信小程序,參加“我是黨員當先鋒”“我為群眾解難題”“爭做黨員志愿者”等活動,累計完成政務服務、理論宣講、法律援助、創業就業、疫情防控、文明創建等實事3490件,在全市掀起了“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熱潮。

跟蹤問效高質辦。在《今日大冶》報對縣級領導干部和14個鄉鎮街道、72家部門企事業單位主職干部領辦實事情況及進度進行公示,接受市民群眾監督和評價。同時,對全市所有黨員干部領辦實事情況實行“臺賬制、月報制、問效制、銷號制”管理,確保每件民生實事高效高質辦理到位、群眾滿意。


▲大冶市委書記郝勝勇深入靈鄉鎮戴嶺村實地解決群眾自來水安裝問題



人民網:


中央要求,黨史學習教育要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請問,大冶市是如何深入群眾,確保好事辦好、實事辦實的?

郝勝勇:

為群眾辦實事,不僅要辦,還要辦成、辦好。我們重點抓好四個方面:

“小切口,貼心辦”。聚焦社會關切和群眾所盼,全方位解民憂、惠民生、暖民心。全力推進反電詐宣傳,發放宣傳單、手冊54萬份,入戶宣傳率達99.3%,查辦電詐案件802起,全力織密防騙安全網。成立“法院+工會”訴調對接工作室,調解勞動爭議案件112余件,幫助300余名職工追回補償款700余萬元。全面啟動城區老舊小區改造,改造老舊小區26個,惠及住戶4251戶。打造愛心驛站,為廣大戶外高溫作業職工休息納涼、補水充能,累計服務30余萬人次。開設暑期公益托管班“希望家園”33個,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累計為864名留守兒童提供舒適的學習空間、托管服務。

“一張網,掌上辦”。全力推進政務服務“一張網”建設,將證件辦理、審批服務、問題咨詢等常見事項放到政務服務網上,宣傳引導群眾通過“湖北政務服務網”,在移動終端即時隨地申請辦理,實現政務服務 “不打烊、不斷檔、不積壓”,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減流程,高效辦”。扎實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聚焦市民群眾和市場主體辦事創業的高頻事項,通過流程再造和信息共享,整合各部門資源,優化業務流程、延伸服務觸角,著力打造審批事項最少、辦理速度最快、辦事流程最優、申請材料最簡、群眾感受最好的縣市。目前,首批納入“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服務群眾事項有出生、入學、就業、就醫、救助等9大類、22項,讓群眾享受“一事聯辦”“一窗通辦”“全程網辦”等高效便捷服務。比如,大冶市創新推行新生兒落戶“一事聯辦”,由公安部門會同衛健、醫保、人社等部門共同實施,實現“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站辦理”,過去一周辦不了的事,現在半天就可以辦到位,得到了市民群眾的廣泛點贊。

“抓結合,統籌辦”。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與當前重點工作相結合,提高實事辦理的實效。與下沉社區相結合,要求黨員干部在下沉社區的同時,開展防疫宣傳、入戶排查、疫苗接種動員等工作,筑牢社區疫情防控安全防線。與文明城市常態化管理相結合,開展便民活動,在做好環衛保潔、文明勸導等常態化工作的同時,一并解決小區停車難、群眾出行難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318個。


▲大冶市委書記郝勝勇為志愿服務隊代表授旗



人民網:


黨史學習教育是全黨的一項重要長期性工作,大冶市計劃如何建立長期有效的機制,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

郝勝勇:

黨史學習教育是一項重要工作,需要長期堅持。我們始終做到“五個納入”,做好“四個結合”,形成“四個常態”,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

“五個納入”,即把黨史學習教育納入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重要內容,納入黨校(行政學校)干部教育培訓課程,納入精神文明建設指標體系,納入各中小學校思政課程,納入提拔任用干部任職考試重要內容,引導全市黨員干部群眾養成學黨史、思黨史、用黨史的良好習慣,自覺傳承偉大建黨精神,賡續紅色精神譜系。

“四個結合”,即把黨史學習教育與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省市委全會精神相結合,一體掌握精神內核,做到融會貫通;與“十四五”各項重點工作相結合,汲取百年黨史智慧經驗,指導新時期各項工作,全力奮進全國縣域經濟50強;與作風建設相結合,學習百年來優秀共產黨人優秀精神品質和奮斗風骨,大力弘揚“拼搶實”的工作作風;與從嚴治黨相結合,學習黨刮骨療毒、自我凈化的革命精神,馳而不息正風肅紀反腐,扎實推進“清廉大冶”建設,打造“好正實優”縣市。

“四個常態”,即黨史學習常態,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與“三會一課”、支部主題黨日等黨組織學習教育活動深度融合,做到長期學習、常學常新。宣傳宣講常態,持續開展媒體宣傳、社會宣傳、文藝宣演、理論宣講,保持黨史學習的氛圍和熱度。陣地運行常態,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農家書屋、紅色革命舊址等各類陣地,常態開展現場教學、輔導授課、集中研討等多種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實踐活動常態,建立健全“我為群眾辦實事”領辦公示、督導落實、評議問效的長效機制,圍繞發展大局、突出重點群體、聚焦民生領域,結合崗位職責,長期推動黨員干部領辦實事項目,持續提升市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湖北省大冶市始終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要求,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奮進全國縣域經濟50強結合起來,與踐行初心使命、為民辦實事結合起來,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今年以來,大冶市先后開展研學、宣講活動3000余場次,舉辦“紅心永向黨”歌詠比賽、“黨在我心中”征文比賽、“節日里的黨史教育”等主題活動820余場次,“聽爺爺講故事”“星空夜談”等黨史宣講特色品牌深入人心。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政于民,精準高效高質為民辦實事,先后為基層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4913余件、惠及群眾41.3萬余人,基層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



一级黄色视频色狼